披荊斬棘五公太精彩!吳克群solo舞臺炸裂,被嘲笑犯傻也無所畏懼-全球報道
一眨眼的工夫,《披荊斬棘》都已經播到五公了。
本周的更新里,最好笑的無疑是信哥貢獻的金句:
(資料圖)
你知不知道我已經多久沒有叫烤串了??
鄭鈞也對信哥無情開涮,“昨天晚上呼嚕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看來確實累著了?!?/p>
這句調侃一半是幽默一半是真誠吧,總決賽在即,大家確實都挺疲憊的。
五公的賽制是末位淘汰,所以沒有誰是絕對安全的;
從后采里也能聽到哥哥們其他的顧慮,比如:觀眾的期待值已經被前幾公而提高了,當前很難再做出什么新突破了吧?
理是這個理,但我覺得大家也不必太過糾結——觀眾只是對華麗的形式免疫了而已。
只要舞臺本身有內容,無論何時都是吃得開的。
看得出來哥哥們對這一點也有領悟,本周的幾個舞臺都能給觀眾帶來直接的力量,或感動,或震撼。
但最打動我的一個,其實不是團體舞臺——
在第二輪,吳克群代表團隊單槍匹馬出戰,要唱一首原創曲《夸父追日》。
這算是一招險棋了。
《夸父追日》是他今年發的新歌,不少觀眾都不太了解,自然沒有大眾耳熟能詳的那些老曲占便宜。
老歌只要服從原意自然展現,就能充分喚起觀眾們的記憶;
但把一首新歌搬到競演舞臺上,大家在當下很難完全領會歌曲的魅力,印象分就會隨之打折扣。
但看完《夸父追日》的舞臺之后,這些疑慮可以放下了。
兩分多鐘的時間里,整首歌的意象已經充分展開了,甚至算是抵達了所能到的極限——
夸父逐日是人人熟知的典故,大家都說他的追逐是愚蠢的,不自量力的。
但,吳克群在這之上提出了新的注解:
夸父自己當然也知道終點漫漫、難以抵達。
但只要能成就他一生的奔跑,那就是有意義的。
舞臺是以吳克群的呼麥開始的,戲劇性的唱腔配合著弦樂一同出現,神話色彩很鮮明。
前半程里歌曲的感情不斷遞進,他表達的是夸父的肉身凡胎在征途上的不斷拉扯。
仔細留意歌詞的表達,其實并不悲愴,反而是充滿豪情的:
“又何懼天笑我癲狂,畢竟路都在我的腳下?!?/p>
到了副歌處就更驚喜了:
他頭頂的一圈光環被用來比擬太陽,舞臺布置很簡單,但也圓滿了“把云層往下拽”的表達。
吳克群伸手的那一瞬,真的讓人起雞皮疙瘩。
歌曲本身“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內核已經很有張力了,但吳克群的表演又帶來了力量感的加成:
無論是他的唱還是舞臺表現,都相當有信念感,放在這首歌里恰如其分。
舞臺中融入了戲劇的概念,在故事呈現上也充分戲劇化;
能將神話故事搬上舞臺演繹至此,也展現了吳克群本人專業的戲劇表演功底。
一路追更節目的觀眾大概也有這種觀感:吳克群似乎總有更多的野心,或者說是執念?
之前的賽程里,他就不止于還原原作的效果,還會在X-part里融入新的意象。
作為隊長,在把關舞臺呈現之外,他對舞臺內核也花了不少的心思。
他在采訪里解釋過類似的話題,說自己來《披荊斬棘》想做的不是表演,而是表達——
是那些不受外殼所限、能以本真的力量帶來共振的表達。
確實,這場《夸父追日》的舞臺不僅是一段show,更是一段頗具內核的敘事,滿懷著獨屬于他自己的能量。
前面提到過,這一輪吳克群是代表團隊獨自出戰,壓力很大。
但他得到了所有成員的支持,練習呼麥的時候鄭鈞關心他的疲勞情況,勸他多多休息;
其他哥哥們也感受到了他的焦灼,聚在一起給他做心理輔導。
大家都表達了對他充分的信任:
沒問題,放手一搏就好,我們都是你的后盾。
他們彼此間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合力,也不止是因為感情深厚;
同為音樂創作者的他們是有默契的,吳克群想在這場舞臺里表達的精神,其他人領會得比誰都深刻。
從大家推舉吳克群來迎戰的那一刻開始,《夸父追日》這首歌包含的就不只是他自己的信念了。
他是被哥哥們推上臺的一個表達者,抒發的是大家共同的抱負。
吳克群自己也深知這一點,所以他說,所謂的“夸父”不止他一個——
大家都是夸父,都在自己的道路上不停歇地追逐。
的確,有很多創作者都還在努力。
如果不是綜藝的關系,大家應該不太會關心吳克群這樣的老牌創作歌手了,更不知道他們在完成屬于自己的長跑。
像夸父要求自己不停逐日一樣,初入樂壇的吳克群也給自己立過目標,此話一出,外界都在笑他犯傻。
但沒什么人關心他那句話的語境。
吳克群剛出道時正處世紀初,樂壇一片繁榮,但大熱作品多是翻唱自日韓,做原創的人寥寥。
他深感原創音樂要有出頭天,與此同時,自己想努力成為那個沖在最前面的人。
多年之后的他在演講里說,哪怕時光倒流,他也仍然要說出那句話。
相信很多人都想問,為什么?
現在,這首《夸父追日》算是能幫他做出解答了——
因為能不能抵達終點從來不重要,重要的是,目標能牽引他不斷奔跑。
吳克群沒有食言,他確實不是吃爆曲老本的那種佛系歌手,這幾年都在不停推出新作。
今年上半年他發了新?!躲y河里擁抱》,把十幾首創作都置于一個(K)音樂宇宙里,聽起來有在銀河星系里徜徉之感。
還有他前兩年的作品《你說,我聽著呢》:
他將其稱之為“社會影音小說”,受訪者在采訪中做出真心的表達,而他一一為其譜成歌。
這些創作最終的樣子,都有別于他過往的風格。
可惜,這些創新和改變,直到如今才能被大家注意到。
好在這些阻力倒也沒影響他的態度,節目里大家看到的吳克群,仍然喜歡為自己設目標,設終點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他自己這些年來的執念,就已經是《夸父追日》這首歌的最好注解了。
他自己的故事自然不是孤例。
都說華語樂壇已死,我總覺得太過偏頗了。
創作者還在,但這是個創作者的努力更容易被掩蓋的時代——
吳克群在采訪里有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表達,他說,現在的音樂市場是被流量裹挾著的。
注意,這個“流量”并不是對偶像愛豆的指代,它指的是既有的、已經獲得了巨大聲量的作品。
簡單來說,大家更愛聽那些已經被廣泛傳唱的老歌。
至于歌壇舊面孔們推出的新作,或者是新生代歌手們的作品,都太容易被忽略了。
今年是創作者的大年,我們熟知名字的創作歌手都在發力,比如戴佩妮,鄧紫棋,吳青峰.......但新專的關注度都遠不如想象中的高。
出了新專輯的吳青峰前兩天還在被聽眾追著問:你什么時候出新歌?
說真的,既好笑又無奈。
連老歌手的新作都沒有關注度,更別說新生代藝人的作品了。
Z世代歌手們的困境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大家被“流量音樂”的大帽子扣得太緊,做出來的成果根本不被重視。
年輕藝人都很想把自己的作品帶上大舞臺,但節目組通常都不讓他們唱自己的歌,只會提供翻唱的選項。
也不止年輕藝人了,音綜大環境本就如此,所有歌手其實都沒什么選擇。
吳克群能在節目里唱原創曲,應該也得經過不少的博弈和爭取。
創作者們也只能如此了——
努力去爭取,去撕開桎梏,向更多人展現原創作品的能量。這就是撼動現有格局的唯一方式。
從這種角度上看,《夸父追日》更像一首送給大家的勉勵之曲。
逐日很辛苦,但總有人能理解你的奔跑,不要因此止息——
這才是真正的披荊斬棘。
披荊斬棘五公太感動!吳克群solo舞臺炸裂,被笑犯傻也絕不放棄
標簽: 八卦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