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河縣:枸杞種植戶1.8萬戶,產值超6億元
金秋九月,碩果壓枝。近日,新疆精河縣10余萬畝秋枸杞喜迎豐收,各鄉鎮場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序開展枸杞采收工作。
在托里鎮克孜勒加爾村種植戶黃華的30畝枸杞地里,紅彤彤的枸杞像一顆顆瑪瑙掛滿枝頭,村民們正搶抓時節采收枸杞,忙碌中透露著豐收的喜悅。
采摘工蔣文榮說:“我是這個村的村民,農活忙完就來采摘枸杞,離家近也方便。今年秋枸杞長勢不錯,能采摘20多天,算下來能掙7000余元。”
黃華種植枸杞已有8年,擁有豐富的種植經驗,以前每到枸杞采摘季,一家人都忙得不可開交。今年,村“兩委”提早謀劃,積極組織周邊富余勞動力組成采收隊伍,根據每戶枸杞的成熟情況制定了詳細采摘日程,確保枸杞顆粒歸倉。
黃華說:“今天村里組織了20名工人來我家采摘枸杞,解決了我們采摘季用工不足的問題。今年枸杞畝產鮮果600公斤左右 ,效益非??捎^。”
托里鎮還積極牽線搭臺,促成企業與農戶簽訂鮮果保底收購協議,進一步拓寬杞農鮮果銷售渠道,在托里鎮永集湖村枸杞種植戶馬正亮家枸杞地頭,他正與精河縣杞瑞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工人們將一筐筐枸杞鮮果過秤、裝車。當天,他就售賣了600公斤枸杞鮮果,收入10800元。
“以前要把枸杞晾干再銷售,費時費力,利潤還不高。如今,枸杞鮮果摘下來企業就會第一時間來地頭收購,特別方便。我今年種植了18畝枸杞,算下來有近20萬元的收入。”馬正亮高興地說。
精河縣杞瑞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枸杞基地收購負責人左建濤說:“我們企業以上門收購的方式收購枸杞鮮果,保底價是16元每公斤,若個頭大、顆粒較飽滿的優質鮮果,價格可以上浮到18至20元每公斤。”
據統計,精河縣有枸杞種植戶1.8萬戶,枸杞鮮果年產量6萬噸,產值超過6億元,占全縣農業產值的35%。為滿足精深加工產業對原材料需求,今年,精河縣在原有枸杞種植面積基礎上計劃新增10萬畝,重點打造精河枸杞全產業鏈,從枸杞的種植資源、繁育、綠色標準化基地、培育龍頭企業以及品牌營銷等方面,整體提升精河枸杞知名度,將精河枸杞打造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