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化擬定增25億推進技改 加速轉型年盈利預破20億大關
盈利能力不斷提升,國內“氮肥第一股”湖北宜化(000422)(000422.SZ)加快擴產升級步伐。
2月14日晚間,湖北宜化發布公告,公司第十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方案論證分析報告的議案》,并發布了相關方案論證分析報告。為貫徹落實“長江大保護”國家政策,公司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不超過1.6億股(含本數),募集資金不超過25億元(含本數),用于潔凈煤加壓氣化多聯產技改搬遷升級項目。
行業高景氣之下,湖北宜化的經營業績也實現大幅增長。根據公司此前披露的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50億元—22.50億元,同比增長30.65%—43.40%,再創歷史新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湖北宜昌是長江大保護的“立規”之地。作為一家土生土長的宜昌化工企業,湖北宜化在坐擁豐富磷礦資源帶來的經濟紅利的同時,也肩負了修復長江生態環境的使命。
根據湖北宜化此前發布的預案,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5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將用于投資潔凈煤加壓氣化多聯產技改搬遷升級項目;發行對象包括公司控股股東宜化集團在內的不超過35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
此次募投項目投資總額約為35.68億元,項目內容為將位于宜昌猇亭化工園區的原有年產55萬噸液氨和甲醇生產裝置搬遷至宜昌市姚家港化工園田家河片區,并進行升級改造。募投項目年產能為46萬噸液氨、9萬噸甲醇,并年產2.13萬噸硫酸作為副產品,募投項目生產的液氨和甲醇主要滿足公司自用需求。
湖北宜化表示,本次募投項目的實施是為積極響應國家長江大保護政策,通過將原有產能搬遷至遠離長江的宜昌市姚家港化工園田家河片區,既滿足了長江經濟帶產業區域布局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同時也實現了新舊動能轉換,助力長江經濟帶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本次募投項目采用國家鼓勵的水煤漿氣化技術,不僅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也是公司生產技術升級的重要方向。
同時,公司表示,項目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投資收益水平較高,總體經濟效益良好,預計建設工期為24個月,項目總投資收益率為12.36%。
此外,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合并報表口徑資產負債率為66.41%,處于較高水平。本次發行有利于公司降低資產負債率,改善財務結構,降低財務風險。
創近27年最佳業績
作為一家老牌化工企業,湖北宜化于1996年在深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至今已有27年。
受工業行業周期性影響,湖北宜化的經營業績并不穩定。
記者梳理發現,上市頭3年,公司的凈利潤實現3連增,于1998年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1.01億元,但隨后兩年又連續下滑至3900萬元。之后到2007年,公司凈利潤歷經了7年的持續增長,達到4.08億元。隨后5年,先是連續兩年下滑,又連續大漲三年,公司于2012年達到凈利潤8.66億元的歷史巔峰。
從2013年開始,受行業低迷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湖北宜化經營業績接連下滑。2016年、2017年,公司凈利潤先后虧損12.49億元、50.91億元,被深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不過隨著化工行業景氣周期的到來,近年來,湖北宜化通過剝離低效資產及拓展磷酸鐵產品跨界新能源逐步走出低谷,成功實現業績大幅上漲。
2021年,坐擁上游磷礦資源的湖北宜化搶抓行業發展機遇,成功跨界新能源,先后與鋰電龍頭寧德時代(300750)、復合肥龍頭史丹利(002588)達成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開展磷化工與新能源材料項目等,打開第二增長曲線。同時,公司積極推進煤化工、磷化工、鹽化工三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重點發展化工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兩大新興產業,成功打開增長空間。
隨著新能源材料業務的加速拓展,湖北宜化實現業績雙升。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5.44億元,較上年增長34.33%;歸母凈利潤15.69億元,同比增長1255.01%。凈利潤同比大增12倍,不僅超過此前8.66億元的紀錄,還一舉突破10億大關,創下歷史最佳業績。
2022年,公司繼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大增資擴產腳步,成功實現穩定、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根據日前發布的業績預告,2022年公司預計歸母凈利潤盈利20.5億元—22.5億元,同比增長30.65%—43.40%;扣非凈利潤16.3億元—18.3億元,同比增長20.29%—35.04%。
這意味著,湖北宜化凈利潤將首次突破20億元。對此,公司表示,2022年以來,公司積極應對國內疫情反復、原材料及產品價格波動等風險挑戰,全面提升經營管理能力,搶抓尿素、磷酸二銨、聚氯乙烯等主導產品價格上半年高位運行的市場行情,靈活應對下半年產品價格波動,在保障國內供應的基礎上,統籌開拓國內、國際市場,確保生產裝置高效穩定運行,嚴控成本費用,加強產品研發,實現全年業績同比上升。
公司表示,“十四五”期間將持續鞏固煤、磷、鹽等基礎產業優勢,穩步推進延鏈補鏈強鏈,轉型發展精細磷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環保新材料產業。
標簽: 湖北宜化